目录
3.3 找出待排序列表中最大的数,构造新的数组:累计计数数组,数组内容全部为0 【蓝色部分】,长度为:待排序数组最大值+1
3.4 在计数数组上,统计待排序数组,中元素出现的次数 【蓝色部分】编辑
3.5 把计数数组变更为累计数组【确定其在排序好列表中位置】
一、简述
计数排序不是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,其核心在于将输入的数据值转化为键存储在额外开辟的数组空间中。 作为一种线性时间复杂度的排序,计数排序要求输入的数据必须是有确定范围的整数。
二、算法思路
- 找出待排序的数组中最大和最小的元素;
- 统计数组中每个值为i的元素出现的次数,存入数组C的第i项;
- 对所有的计数累加(从C中的第一个元素开始,每一项和前一项相加);
- 反向填充目标数组:将每个元素i放在新数组的第C(i)项,每放一个元素就将C(i)减去1
三、图解实例
3.1 整体过程图解
3.2 把待要排序的列表用列表示出来

3.3 找出待排序列表中最大的数,构造新的数组:累计计数数组,数组内容全部为0 【蓝色部分】,长度为:待排序数组最大值+1
3.4 在计数数组上,统计待排序数组,中元素出现的次数 【蓝色部分】

3.5 把计数数组变更为累计数组【确定其在排序好列表中位置】
绿色部分计算方式 = 计数数组1.2 中蓝色框中后一个数字+累计数组2.1中绿色框中前一个数组
如:6【累计数组2.1中的绿色框中数字】 = 2 【计数数组1.2中蓝色框中数字】 +4 【累计数字1.2中前一位绿色框中数字】
3.6 进行最终结果排序
- 对原始数组进行排序,取出第一个:4
- 在累计数组2.2中,4对应的坐标位置8,那种最终结果列表中它的位置7【因为有0,需要-1】
同时累计数组对应4上面的引用计数也需要-1,更新为7 - 对原始数组进行排序,取出第一个:9,
在累计数组2.2中,9对应的坐标位置14,那种最终结果列表中它的位置13【因为有0,需要-1】
同时累计数组对应9上面的引用计数也需要-1,更新为13 - 重复上述3的操作,终止可排序得出
四,代码实现
listJ = [4, 48, 3, 50, 4, 47, 5, 48, 15, 46, 4, 47, 27, 36, 48]
def countimgSort(arr):
maxValue = max(arr) #求出待排列表的最大值
bucketLen = maxValue+1 #求出计数数组的列表的个数
bucket = [0]*bucketLen
arrLen=len(arr)
sortedIndex = 0
#构建累计数组
for i in range(arrLen):
if not bucket[arr[i]]: #判断计数数组中下标中,对应的原始数组中的数字存在不,存在引用计数自增+1,
bucket[arr[i]] =0 #不在原始数字中存在的,置为0
bucket[arr[i]]+=1 #存在引用计数自增
# bucket = [0, 0, 0, 1, 3, 1, 0, 0, 0, 0, 0, 0, 0, 0, 0, 1, 0, 0, 0, 0, 0, 0, 0, 0, 0, 0, 0, 1, 0, 0, 0, 0, 0, 0, 0, 0, 1, 0, 0, 0, 0, 0, 0, 0, 0, 0, 1, 2, 3, 0, 1]
#进行最终结果的写入
for j in range(bucketLen):
while bucket[j] >0: #逐个对累计数组中,遍历
arr[sortedIndex]=j #交换arr中数字
sortedIndex+=1
bucket[j]-=1
print(arr)
return arr
print(countimgSort(listJ))
版权声明
本文为[Amae]所创,转载请带上原文链接,感谢
https://blog.csdn.net/Smart_look/article/details/125380349